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并牵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行业、人民团体、学术团体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
大赛宗旨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旨在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大赛规模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自2008年首届大赛在天津举办以来,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年提升,国内外影响力逐步增强。
大赛内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涵盖了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从国家题库中抽取或组织专家命制。实际操作则重点考查选手的职业素养、理论功底、实操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大赛影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广大职教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重要舞台,也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靓丽品牌。通过大赛,不仅能够提升职业院校师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还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未来发展
未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将继续以提升职业院校师生技术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宗旨,以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持续提升大赛的质量、成效和品牌影响力,更好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到202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体制机制将更加完善,赛事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院校竞赛体系基本形成;赛项设置更加合理,与教学和产业需求衔接更加紧密;大赛成果在教学和生产一线得到广泛应用;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