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第二单元的考试科目及重点如下:
一、考试科目构成
-
中医诊断学 (50分)
-
考核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方法等基础理论,重点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及辨证论治。
-
常考题型:基础诊断(如《素问·刺热》面部分候法)、病证鉴别(如实证与虚证)。
-
-
方剂学 (40分)
-
考核方剂组成、主治及配伍应用,需全面掌握经典方剂及特殊配伍特点(如“发中有补”)。
-
组成比例虽小,但易以细题考查,需注重记忆与临床应用结合。
-
-
西医诊断学 (30分)
- 涵盖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基础医学知识,侧重疾病表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
-
医学伦理学 (10分)
- 考核医德规范、医患关系等伦理问题,题型多为选择题。
二、复习建议
-
重点突破 :中医诊断学需大量记忆基础理论,方剂学需理解配伍逻辑;西医诊断学以基础指标为主,医学伦理学需结合案例分析。
-
多做真题 :通过历年真题熟悉题型与考点分布,尤其注意病证鉴别和方剂应用题。
三、注意事项
-
考试内容可能调整,建议以最新官方公告为准。
-
时间分配建议:中医诊断学占比较大,可适当多分配复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