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杯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的别称,属于国家级赛事,分为机械、建筑、道桥、水利及电子共五个专业类别。
1. 赛事背景
高教杯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图学学会产品信息建模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图学类课程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赛事。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多届,被誉为“图学界的奥林匹克”。
2. 竞赛类别
高教杯大赛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立了以下五个竞赛类别:
- 机械类:包括先进成图技术赛道、增材制造赛道、轻量化设计与AI应用赛道、数字化创新设计赛道等。
- 建筑类:包括先进成图技术赛道、BIM创新应用赛道、智能建筑结构设计赛道等。
- 道桥类:包括桥梁数字化创新设计赛道。
- 水利类:包括先进成图技术赛道、数字化创新设计赛道。
- 电子类:包括管理文件、制作原理图库元件及PCB封装、抄画电路原理图、生成电路板等。
3. 竞赛内容
高教杯大赛主要围绕尺规绘图、产品信息建模、数字化虚拟样机设计、3D打印、BIM综合应用等项目进行命题竞赛。具体内容根据不同的竞赛类别和赛道而有所不同,例如:
- 机械类:包括投影基础与构型、产品信息建模等。
- 建筑类:包括计算机三维建模与二维施工图输出等。
- 道桥类:包括二维计算机绘图、计算机三维建模等。
- 水利类:包括二维计算机绘图、计算机三维建模等。
- 电子类:包括管理文件、制作原理图库元件及PCB封装、抄画电路原理图、生成电路板等。
4. 竞赛流程
高教杯大赛分为省级预选赛(省赛)和全国总决赛(国赛)两个阶段。
- 省赛:通常在每年的5月举行,由各省组委会组织,参赛选手需要先参加省赛,并根据成绩推荐参加国赛。
- 国赛:通常在每年的7月底举行,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参赛选手需要经过省赛的选拔才能参加。
5. 参赛对象
高教杯大赛的参赛选手必须是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团队参赛,每个团队由5名选手(可有1名领队教师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
6. 奖项设置
高教杯大赛设有团体奖和个人奖,根据不同的竞赛类别和赛道设置不同的奖项,包括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获奖选手将获得相应的证书和奖励,并有机会参加专业的培训和再次选拔,代表学校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
通过参加高教杯大赛,大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图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大赛也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