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大纲是学术写作的骨架,规范的格式能提升逻辑性和可读性。核心要素包括标题层级清晰、论点论据分明、参考文献规范,同时需体现研究目的、方法、结论的连贯性。以下是具体要点:
- 标题与摘要:标题需精准概括主题,摘要用300字内提炼研究核心,关键词选取3-5个学术术语。例如,“基于XX理论的文学分析”比“文学研究”更具体。
- 正文结构:分引言、主体、结论三部分。引言点明研究背景与意义;主体按“论点-论据-分析”展开,如“《红楼梦》的象征手法”可细分章节;结论总结发现并提出建议。
- 层级格式:一级标题(如“1. 研究设计”)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如“1.1 数据来源”)用四号加粗,正文统一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图表需独立编号并标注来源。
- 参考文献规范:按APA或GB/T 7714标准列出,确保作者、标题、出版信息完整。例如:“[1] 作者. 书名[M]. 北京: 出版社, 2025.”
提示:大纲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实际调整,但需保持逻辑严谨。完成后通读检查是否遗漏关键环节,如数据验证或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