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四六级考试确实采用 排名赋分制 ,其核心特点如下:
一、赋分核心原则
-
排名优先于卷面分数
四六级成绩并非直接反映卷面得分,而是根据考生在全体考生中的排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分数。例如,100名考生中仅20人达卷面及格线,但排名前30的考生仍可能获得425分或更高。
-
正态分布计算
成绩通过正态分布模型计算,及格线(如425分)并非固定分数,而是根据当年考生整体表现动态调整。这种机制确保了考试难度与通过率的控制。
二、具体运作方式
-
样本统计
四级考试选取全国约3万名非英语专业考生,六级考试选取约5000名考生作为样本,计算样本均值(Mean)和标准差(SD)。
-
标准化公式
最终成绩计算公式为:
$$
\text{TotSco} = \frac{(X - \text{Mean})}{\text{SD}} \times 70 + 500
$$其中,$X$为卷面原始分,通过该公式将卷面分转换为710分制的排名分。
-
合格标准
及格分数线(如425分)同样基于排名确定,而非固定分数。例如,若某考生排名前30%,则其成绩必然≥425分。
三、注意事项
-
排名范围 :不同年份考生总数不同,但及格线对应的排名比例通常保持(如前30%通过)。
-
分数转换 :原始100分制通过线性变换转换为710分制,具体转换规则由教育考试院统一制定。
四六级考试通过 排名赋分制 实现,既考虑了考生相对位置,又通过标准化流程保证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