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历史高考难度较往年有所提升,命题更注重史料分析能力,开放性试题占比增加,对历史思维深度的考查成为新趋势。试卷通过多元题型设计,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对核心素养的考察。
-
史料分析难度升级
材料题占比达40%,首次引入未标注出处的原始文献(如民国报刊摘录),要求考生自主判断史料价值并提取关键信息。第三大题"川盐古道贸易"需结合地图、账本、地方志三种材料互证分析,部分学生反映耗时过长。 -
开放性试题创新明显
第24题要求用"文明互鉴"视角评述三星堆与古蜀文明,答案不设标准要点,采分点侧重论证逻辑。选修模块"改革史"题(第33题)出现二选一作答模式,需比较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社会动员差异。 -
核心素养考查深化
唯物史观类题目占比提升至25%,如第17题通过1950年成渝铁路修建档案,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认知。第29题设计"假如你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生"情境,检验家国情怀与时空观念的结合能力。 -
区域史考查比重加大
涉及四川本土历史的内容达32分,较2023年增加8分。长征路线(第21题)、三线建设(第28题)等题目均要求结合地理特征分析历史事件,体现"以考促学"的地方特色导向。
建议2025届考生重点关注史料实证训练和多维历史视角建构,日常练习中加强15分钟限时解题训练。注意近年高频考点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科技与社会变迁"等交叉领域的命题规律,培养用历史思维解读现实问题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