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考难度属于全国“困难模式”,综合排名约第8-15名,竞争压力主要来自考生基数大、优质高校资源有限及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 以下是具体分析:
-
考生基数与竞争烈度
四川是人口大省,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预计突破85万,实际参考约60万,人数全国前列。虽然低于河南(130万+)、山东(80万+),但复读生比例高(2025年预计超40万),加剧了竞争。省内录取率偏低,一本上线率约17%,本科上线率40%,远低于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富地区。 -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省内优质高校(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集中在成都,其他地区教育资源薄弱。985/211录取率仅5%-6%,虽略高于全国平均,但顶尖高校名额稀缺,本地考生需高分竞争。成都七中、绵阳中学等名校生源扎堆,进一步拉大省内分数差距。 -
新高考改革影响
2025年四川首次实行“3+1+2”模式,文理数学合卷后文科生面临更大挑战,数学压轴题难度接近原理科水平。选考科目(化学、生物等)采用等级赋分制,中等生易因排名吃亏。物理+化学组合覆盖95%专业,但物理学科难度高,历史类考生专业选择受限(约45%)。 -
试题难度与备考策略
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数学、理综区分度高,新高考后更强调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性。建议考生:- 强化中高难度题训练,适应“低起点、高落差”的数学命题趋势;
- 关注省内排名(而非绝对分数),合理规划选科组合;
- 利用专项计划(如国家专项)降低竞争压力。
总结:四川高考难度虽不及“地狱模式”省份,但考生需应对基数大、资源少、改革变数三重压力。科学备考、精准选科及心态调整是关键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