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胜区以"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做特"为发展主线,重点推进新能源、农牧业及文旅融合等63个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跃升。
在新能源领域,东胜区聚焦风光储一体化与氢能源产业链,全年实施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12项,投资规模达443亿元。其中株洲时代新材料百米级叶片项目已投产试运行,中车大兆瓦智能风机实现批量生产,亿利一道2GW光伏组件产线启动商业运营,晶澳光伏全产业链基地加速建设。同步引入成都希瑞光伏智慧农牧设备研发平台,推进风光车屏绒材智产业集群化发展,助力工业结构向高端化转型。
传统产业升级成效显著,东胜以高新区为核心打造世界级产业高地。智能化煤矿增至20座,煤炭年产能稳定在1.1亿吨;依托鄂尔多斯绒纺创新示范园深化羊绒品牌建设,第七届国际羊绒羊毛展促成产业升级。装备制造领域引进东风柳汽、奇瑞二期等项目100余个,总产值突破120亿元,现代工业体系雏形初显。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东胜区以"商旅文体"融合释放内需潜力。万达广场二期、金街商圈等文旅综合体加速建设,"东胜1980"特色街区引入首店经济激活消费。"暖城之邀"等文旅活动带动游客664万人次,旅游收入130亿元;"文旅+"模式催生田园综合体等业态,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达274亿元。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通过"药光互补"等项目形成中药材种植基地,元禾生态农场联动87家龙头企业构建智慧农业网络,肉牛养殖规模与蛋鸡存栏量提升显著。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党建+"模式,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至4697万元,户均增收3.8万元。
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引黄入东"工程解决区域供水难题,5万吨供水项目与配电网零停电示范区提升能源安全。生态修复同步推进,湿地修复面积超2万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7.2%,荣登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前列。
2024年东胜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格局,通过产业革新、基建升级与生态治理多维发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期1100亿元,为打造"三区四城"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