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中国人口年龄分布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劳动力结构转型”三大特征,总人口约14.08亿。青少年(0-14岁)占比约18%,规模2.53亿;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比62%,约8.75亿,但青年劳动力(如26-30岁仅9184万)储备不足;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1亿,占比22%,其中65岁以上达2.2亿,老龄化速度全球罕见。
-
少子化趋势显著
1-5岁儿童仅7788万,不足总人口6%,新生人口连续多年低于1000万。低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约1.2)与高教育成本、婚育观念转变有关,导致未来劳动力补给压力加剧。 -
老龄化加速与高龄化挑战
60岁以上群体中,60-65岁占24%,但80岁以上超3600万,医疗护理需求激增。老年抚养比达35.5%,社保体系承压,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 -
劳动力结构“中部膨胀、两头收缩”
主力劳动力集中在31-55岁(如51-55岁达1.21亿),但年轻段(21-25岁仅7494万)与高龄劳动者(56-60岁1.01亿)形成“哑铃型”分布,产业升级需依赖技能提升而非人口红利。 -
区域差异明显
东北地区老龄化最深(如辽宁65岁以上占比17.4%),广东等沿海省份因人口流入延缓老龄化,城乡差距中城镇老龄化率低于农村。
未来需关注政策联动:生育激励、延迟退休与养老产业创新或成破局关键,人口质量替代数量将是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