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路基施工安全措施需从排水系统、边坡防护、施工安排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排水系统建设
-
现场排水
-
按标准硬化施工场地,设置连续排水沟,确保地表水和地下水及时排出。
-
施工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宽300mm、深200mm),并铺设防滑材料(如炉渣、砾石)。
-
-
截水与边坡防护
-
在高地边沿挖截水沟,防止洪水倒灌。
-
对软弱地基采用砂砾石换填或灰土挤密桩加固,提高承载力。
-
二、边坡与基坑管理
-
边坡稳定性监测
-
设置位移观测桩、裂缝计等设备,实时监测边坡变化。
-
雨后检查边坡裂缝、支撑结构,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
-
基坑排水与防护
-
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配备潜水泵及时排明水。
-
开挖时放缓坡度,基坑顶设置30cm高挡水围堰。
-
三、施工安排与防护
-
分阶段作业
- 避免雨中或连绵雨天填筑非渗土路堤,分段开挖与填筑,雨前完成基坑回填。
-
机械与材料管理
-
重型机械作业前检查地面松软情况,防止压坏地下设施。
-
防水材料(如钢筋、水泥)存放在干燥处,避免受潮锈蚀。
-
四、应急管理与培训
-
物资与设备准备
-
储备沙袋、排水设备、应急照明等物资,确保设备防雨。
-
配备潜水泵、抢险车辆等应急设备。
-
-
安全巡查与预案演练
-
雨中增加巡查频次(至少2次/天),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处理。
-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汛期路基施工风险,保障工程安全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