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进入新高考的省份共有8个,具体如下:
-
山西
-
内蒙古
-
河南
-
四川
-
云南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这些省份将于2025年正式实施“3+1+2”模式的高考综合改革,取消文理科分科,统一采用选科制度。
2025年进入新高考的省份共有8个,具体如下:
山西
内蒙古
河南
四川
云南
陕西
青海
宁夏
这些省份将于2025年正式实施“3+1+2”模式的高考综合改革,取消文理科分科,统一采用选科制度。
重庆市专升本免试政策是一项旨在为特定群体提供升学便利的举措,主要包括退役大学生士兵和技能竞赛获奖学生两大类。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免于参加文化课考试,直接参与招生选拔。 一、政策适用人群 退役大学生士兵 市内外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 :从重庆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并于当年应届毕业。 市内外普通高校全日制高职专科毕业生 :从重庆应征入伍,并于当年春季退役。
重庆专升本通过率近年保持在20%-60%之间,具体因年份、院校类型(公办/民办)和专业差异显著 。例如,2024年整体录取率为57.75%(含民办院校),但公办院校录取率不足10%,而部分民办院校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率高达75.07%。 整体趋势与数据 :近五年通过率波动较大,2020年曾达65%,2023年降至51.14%,2024年回升至57.75%
根据2025年新高考选科趋势、专业覆盖度及学习策略,以下是综合推荐的三种**选科组合: 一、物理+化学+生物(物化生) 专业覆盖 覆盖95%以上理工农医专业,包括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顶尖领域,是报考理工科的黄金组合。 学科优势 物理、化学学科关联性强,逻辑思维训练显著; 生物学科相对基础,适合文科生减轻学习压力。 竞争压力 学霸集中,赋分竞争激烈,但可通过系统学习提升竞争力
根据2025年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方文件,专升本报名资格条件如下: 一、核心条件 基本要求 拥护中国***领导,品德优良,遵守宪法法律; 在校期间受处分者需已书面解除; 完成普通高职专科学业,重修/补考课程成绩合格。 毕业年级考生 需为应届毕业生,且2025年9月1日前取得专科毕业证书; 包含高职扩招、贯通培养项目(如“三二分段制”)高职阶段毕业生。 二、专项计划 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
重庆市2025年免试专升本的招生院校共23所 ,包含14所公办院校 和9所民办院校 ,新增重庆中医药学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所公办本科 。免试生包括退役大学生士兵和技能竞赛获奖者,可免文化课考试 ,通过职业适应性考查择优录取。 公办院校名单与特色 重庆邮电大学(信息通信特色)、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优势)、重庆医科大学(医学领域领先)
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免试专升本政策(简称"优大免试专升本") 为省内优秀专科生提供免笔试直升本科的机会,核心亮点包括:选拔标准侧重综合素质、专业对口优先、录取流程简化高效 。以下是具体要点解析: 选拔对象与条件 需为四川省内全日制普通专科应届毕业生,学业成绩排名前15% 或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如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竞赛等)。部分院校要求专业与本科报考方向一致 ,且无违纪记录
退役士兵免试专升本政策为广大退役士兵提供了进一步提升学历的机会。以下是申请表填写及相关事项的详细说明: 一、申请条件 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优良,身心健康。 学历背景 :退役士兵需具有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学历,包括在校生(含新生)或毕业生。 服役经历 :从所在省应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或在服役期间取得毕业证。 二、所需材料 身份证和退伍证。 专科毕业证。
可以 根据2024年四川专升本招生情况,260分能否上公办院校需结合省份、专业及院校类型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整体情况概述 录取率较低 2024年四川专升本公办院校录取率仅约12%,竞争激烈,超过一半考生需选**办院校。 分数线差异大 公立院校分数线在不同省份、专业间差异显著: 热门专业(如医学类、教育类) :录取门槛较高,通常需300分以上; 冷门专业(如化学、农学)
2025年退役军人专升本报名需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完成,关键步骤包括资格审核、材料提交、综合考查及志愿填报, 具体流程因省份而异。免试政策覆盖全国,但立功受奖者可免文化课及综合考查, 需重点关注本省报名时间与前置专业要求。 报名资格 :需为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或在校生退役后完成学业者,且入伍地与报考地一致(如山东、广东等要求本省入伍)。非应届毕业生
截至2025年,新高考全国1卷 适用于11个省份 ,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 。这些省份均采用“3+1+2”高考模式,语数外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题,试卷难度较高且注重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覆盖范围与改革背景 :新高考全国1卷主要面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浙江、江苏)和中部人口大省(如河南、湖北)
新高考第三批试点省份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采用“3+1+2”模式,于2018年启动,2021年正式实施。 这一批改革的核心是打破传统文理分科,赋予学生更多选科自主权,同时强化物理、历史的基础性地位,为高校专业衔接奠定基础。 “3+1+2”模式的具体内涵 新高考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为物理或历史中必选一门;“2”从化学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共有8个,具体如下: 河北 推行“3+1+2”模式,要求从物理、历史中选1科作为首选科目,其余科目自由选择。 辽宁 同样采用“3+1+2”模式,与河北等省份同步实施。 江苏 以“3+1+2”模式为主,注重学业水平评价和综合素质考量,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 福建 实施“3+1+2”模式,强调选科灵活性与职业教育结合。 湖北 采用“3+1+2”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路径规划。
2024年新高考1卷适用的省份包括浙江、山东、江苏、河北、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河南 。 适用模式 “3+1+2”模式 :该模式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以及物理或历史中选一科,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选两科组成,总分750分。 “3+3”模式 :适用于浙江和山东,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三门科目进行考试。 首次适用省份
8省 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新高考在以下8个省份实行,各省份采用不同模式: 天津 模式 :三科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 三科必考 特点 :强调“三依据一参考”(学业水平、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 上海 模式 :三科选考+等级赋分 特点 :通过等级赋分体现学科水平,结合自主招生选拔特长学生 江苏 模式 :分“物理组”和“历史组”选考科目 特点 :科目选择多元化
2025年,全国新高考1卷适用于山东、广东、江苏、河北、湖南、湖北、福建、辽宁、重庆、海南等10个省份 ,这些地区均采用“3+1+2”选科模式,试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覆盖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三科,物理/历史必选一科,其余两科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自选。 覆盖省份特点 上述省份均为教育发达地区或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新高考1卷难度适中,侧重考查学科核心素养
2025年使用新高考一卷的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等省份 。这些省份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他选考科目由各省自行命题,部分省份采用“3+1+2”模式,而山东则实行“3+3”综合改革模式。 覆盖范围 :新高考一卷主要适用于东部和中部教育发达省份,如广东、江苏等经济强省,以及人口大省如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