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后一批实施新高考的省份是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和广西,标志着全国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地。这些省份采用"3+1+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机制,在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和招生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
-
改革核心内容
- 考试科目改为"3(语数外)+1(物理/历史任选1门)+2(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任选2门)"组合,共12种选科方案
- 外语科目提供英语、日语、俄语等6个语种选择,每年组织两次考试
- 物理历史采用原始分,其余科目实施等级赋分制,满分750分
-
关键时间节点
- 2025年6月首次新高考,2024年启动选科走班教学
- 2023年公布具体实施方案,2022年开展模拟选科调研
- 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从2021级高一新生开始建立
-
特色创新举措
- 黑龙江开设俄语考场,甘肃增加"敦煌文化"选考题
- 安徽试点"院校专业组"投档,江西推行"一档多投"
- 广西实施少数民族语言能力测试加分政策
-
考生应对建议
- 高一阶段通过职业测评确定选科方向
- 关注目标高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限制要求
- 重视综合素质评价中的研学实践和志愿服务记录
随着最后7省新高考方案平稳运行,全国31个省份已完成从传统高考到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的转变。建议考生利用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的模拟选科系统,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决策,提前适应新的考试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