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证录入后应当先审核再过账,这是财务规范的核心要求。审核确保凭证的准确性、合规性,而过账则是将审核无误的凭证正式计入账簿的步骤。若跳过审核直接过账,可能导致错误数据影响财务报告,甚至引发税务风险。
-
审核的核心作用
审核是财务流程的“安全阀”,需检查凭证的科目使用是否正确、金额是否匹配、附件是否完整,以及是否符合企业制度和税法要求。例如,差旅费报销需核对发票真伪及审批签字,避免虚报。 -
过账的前提条件
只有通过审核的凭证才能过账,系统通常设置权限分离——录入与审核需不同人员操作,防止舞弊。例如,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会强制要求审核步骤,未审核凭证无法生成账簿数据。 -
错误顺序的风险
若先过账再补审核,可能因篡改历史数据导致账务混乱,或遗漏错误(如重复支付)。审计时此类问题会被认定为内控缺陷,可能面临处罚。
总结:财务流程中“审核优先于过账”是铁律,既能堵住人为差错,又能满足合规要求。企业应通过系统设置和制度培训确保这一流程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