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属师范大学并不全是公费师范生,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既有公费师范生,也有普通师范生和非师范专业学生。这些学校在不同年份还实施了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特殊教育公费师范生培养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招生类型。
公费师范生政策始于2007年,最初称为“师范生免费教育”,2018年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要求学生在校享受“两免一补”(免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毕业后需履约任教不少于6年。近年来,为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2024年起在6所部属师大试点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即本科4年加教育硕士2年一体化培养,毕业后须到中西部基层学校任教至少6年,其中城镇学校需额外赴农村任教至少1年。各省份也有各自的公费师范生政策,如福建省的公费师范男生试点、特殊教育公费师范生等。
需要注意的是,部属师范大学的招生计划中,公费师范生仅占一部分。普通师范生需自费就读,毕业后自主择业;而非师范专业学生则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招生就业。即便在公费师范生项目内,不同政策的培养模式和履约要求也存在差异。例如,最新实施的本研衔接项目强调定向服务基层教育,并通过本科与硕士阶段的分段考核优化人才选拔。
部属师范大学的招生体系多元,公费师范生只是其中一类。考生若有意享受公费待遇并承担定向服务义务,需仔细研究各项目的具体要求,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