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改革新政策亮点: 1. 教育数字化战略: 教育部等九部门提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2. 双减深化行动: 2025年教育部推出"双减深化行动",重点开展隐形变异培训治理、作业质量提升和学制改革试点等工作,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3.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将全面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的学生发展质量监测体系,打破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模式。
4. 中考改革: 改革考试方式,科学设置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和分值,提高命题质量,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刷题”;优化招生方式,扩大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招生比例,探索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方式改革。
5. 科学教育加法: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更加重视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6. 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改革: 建立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科学规划布局城乡中小学校,加强资源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
7. 县域普通高中振兴: 推动振兴县域普通高中,做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关键枢纽点,为县域学生提供更多优质教育机会。
8. 特殊教育全覆盖: 推动20万人口以上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为特殊孩子提供更加适宜融合的教育。
教育数字化战略
教育部提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四横五纵”平台资源布局,实现入口统一、资源共享、数据融通,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增强平台开放性,创新资源新形态,增强资源交互性,实现个性化智能推荐。
双减深化行动
2025年教育部推出"双减深化行动",重点开展隐形变异培训治理、作业质量提升和学制改革试点等工作,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将全面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的学生发展质量监测体系,涵盖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5大维度,通过AI课堂观察系统、智能穿戴设备、多源数据整合等技术手段实现动态跟踪。
中考改革
改革考试方式,科学设置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和分值,提高命题质量,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刷题”;优化招生方式,扩大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招生比例,探索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方式改革,改变将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考核教师唯一标准的做法,加快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
科学教育加法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更加重视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育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改革
建立学龄人口变化监测预警制度,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科学规划布局城乡中小学校,加强资源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有效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就便上学需求。
县域普通高中振兴
推动振兴县域普通高中,做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关键枢纽点,为县域学生提供更多优质教育机会,建设一批综合高中和科学教育特色高中。
特殊教育全覆盖
推动20万人口以上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为特殊孩子提供更加适宜融合的教育,配备康复师和盲文教材等特殊教育资源。
这些改革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加快建设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