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数学改革以“减量提质”为核心,通过减少题量、优化分值结构、强化思维考查,推动从应试训练向素养培养的转变。 全国甲卷、新课标Ⅰ/Ⅱ卷共4套试卷覆盖多省份,题量从22题减至19题,解答题分值提升至77分,函数与导数、概率统计等主干知识占比突出,反套路化设计显著。
-
试卷结构调整
单选题保持8道,多选题减至3道(每题6分),填空题和解答题各减1道。解答题总分增加7分,前三题分值为13/15/15分,后两题达17分,梯度设计增强选拔性。题量减少为学生留出更多思考时间,避免机械刷题。 -
考查重点转型
函数与导数(新课标Ⅰ卷占38分)、概率统计、解析几何成为核心板块。试题打破固定考点顺序,如新课标Ⅱ卷将函数大题前置,概率统计题难度提升并后移,数列与双曲线结合创新压轴题,突出“多想少算”理念。 -
素养导向明确
减少繁难运算,增加开放性情境题(如数列新定义问题),强调逻辑推理与探究能力。新课标Ⅰ卷第19题要求从特殊情形推导一般规律,引导教学摒弃填鸭式训练,注重思维深度参与。 -
跨省差异化实施
辽宁、江苏等9省采用新课标卷,全国甲卷仍分文理科。部分省份模拟考已同步新结构,如广州一模采用19题模式,低分段考生因基础题占比提升更易得分,高分段则需适应创新题型挑战。
提示:考生需夯实主干知识体系,强化规范表达与思维灵活性,避免依赖套路模板。教师应回归教材本质,设计探究性教学活动,契合“基础性+创新性”并重的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