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补缺口的本质是市场多空力量在极端情绪后的自我修正机制,既是价格真空区的供需再平衡,也是投资者心理预期的集中体现。以下是核心逻辑的分点阐述:
-
市场心理的自我修正
缺口形成往往由突发消息或极端情绪驱动(如政策变动、财报暴雷),导致价格脱离合理区间。当情绪平复后,未成交的买卖意愿会推动价格回归缺口区域,完成多空力量的再平衡。例如2024年A股白酒板块因评级下调跳空下跌后,资金套牢盘解套需求促使缺口回补。 -
技术分析的供需法则
缺口代表价格未经过的“真空区”,机构与算法交易常在此设置订单。当价格重返缺口时,流动性需求会放大交易量,加速回补进程。例如2025年黄金市场跳空高开后,因缺乏持续买盘支撑而快速回补。 -
趋势动能的验证信号
- 快速回补(3-5日):反映原趋势衰竭,如2025年4月A股缩量补缺后反弹;
- 缓慢回补:可能酝酿反转,如2023年创业板指缺口处缩量盘整后突破。
完全回补通常标志趋势终结,部分回补则可能形成新支撑/阻力位。
-
例外情况的辩证看待
突破性缺口(如重大重组事件)可能长期不补,而衰竭缺口回补后常伴随趋势反转。投资者需结合成交量、政策周期等综合判断,避免机械执行“逢缺必补”。
总结:缺口回补是市场共识与技术规律的共振结果,但绝非绝对法则。理性投资者应将其作为趋势验证的辅助工具,而非单一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