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通常考3天完成,其中首日考语文和数学,次日考物理/历史和外语,最后一天考化学/地理/政治/生物。这种安排既保证了考试科目的完整性,又避免了考生连续作战的疲劳。
-
第一天考试安排
上午进行语文科目考试,时长150分钟;下午考数学,时长120分钟。这两门主科集中安排在首日,便于考生以**状态应对分值较高的基础学科。 -
第二天选考关键科目
考生根据选科组合,上午在物理和历史中二选一(75分钟),下午统一参加外语考试(120分钟)。这种设计突出"1"的核心地位,同时保留传统外语考试时长。 -
最后一天完成再选科目
末日考试最为灵活,考生需参加两门再选科目(各75分钟),可能涉及化学、生物、政治或地理。考场会为不同科目考生准备独立区域,确保考试秩序。 -
特殊类型考试补充说明
外语听力测试通常提前单独组织,部分省份可能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考试另行安排。复读生与社会考生需特别注意所在省份的具体日程微调。
新高考3天考试周期科学合理,建议考生提前打印准考证确认具体时间,并注意不同选科组合对应的考场变动。合理分配三天考试的体力精力,尤其要注意最后一天可能连续参加两场考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