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广东第一届新高考于 2021年 举行。具体信息如下:
-
实施时间
广东新高考改革从2018年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首次组织高考。
-
考试模式
采用“3+1+2”模式,其中:
-
3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考科目;
-
1 :物理或历史二选一(首选科目);
-
2 :从剩余4门科目中任选2门(再选科目)。
-
-
改革意义
该模式不分文理科,给予考生更多选科自主权,以更好地匹配个人兴趣与未来专业需求。
广东第一届新高考于 2021年 举行。具体信息如下:
实施时间
广东新高考改革从2018年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首次组织高考。
考试模式
采用“3+1+2”模式,其中:
3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考科目;
1 :物理或历史二选一(首选科目);
2 :从剩余4门科目中任选2门(再选科目)。
改革意义
该模式不分文理科,给予考生更多选科自主权,以更好地匹配个人兴趣与未来专业需求。
广东第一届新高考于 2021年 举行。具体信息如下: 实施时间 广东新高考改革从2018年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首次组织高考。 考试模式 采用“3+1+2”模式,其中: 3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考科目; 1 :物理或历史二选一(首选科目); 2 :从剩余4门科目中任选2门(再选科目)。 改革意义 该模式不分文理科
新高考版与广东专版的主要区别体现在适用场景、考试形式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具体如下: 适用场景不同 新高考版 :适用于广东省2023届及以后实施新教材新高考政策的学生,考试内容与往年存在差异,需全面掌握新教材知识点。 广东专版 :针对专插本考试,属于普通专升本招生,与高考属于不同升学路径。 考试形式差异 新高考版 :采用全省统一考试,科目设置、命题规则等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制定。 广东专版
物理、化学、地理组合(物化地)是理科中专业覆盖率最高(99.4%)的组合之一,适合报考国防科技、信息技术、环境工程等前沿领域,就业前景广阔且考研优势显著。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 物化地组合可优先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热门专业。这些专业与物理关联紧密,毕业生可进入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或科研机构,从事技术开发、数据分析等工作,薪资水平较高且需求持续增长。 高端制造与工程技术
2018年秋季入学 广东新高考政策开始于 2018年秋季入学 ,具体实施时间为 2019年9月 开始参加高考。以下是相关细节补充: 改革背景与目标 广东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2018年9月启动改革筹备,2019年正式实施“3+1+2”模式。该模式将语文、数学、外语作为统考科目,考生需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再从化学、地理、生物、政治中选2门再选科目,总分为750分。 政策调整与完善
6月7-9日 2025年广东普通高考时间为 6月7日至9日 ,具体安排如下: 考试日期与科目 6月7日 : 上午9:00-11:30:语文 下午15:00-17:00:数学 6月8日 : 上午9:00-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下午15:00-17:00:外语(含听力测试,通常在笔试前进行) 6月9日 : 全省统一考试科目
2025年山东体育生高考新政策的核心变化包括:增设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本科线为普通类一段线的65%、专科线与二段线相同)、优化体育测试编场方式(全省混编6批次交叉考试)、提高基本素质及专项测试标准,并首次将健美操纳入体育专项测试。 文化成绩要求显著提升 自2025年起,体育类专业增设本专科文化录取控制线,本科线为普通类一段线的65%,专科线与普通类二段线持平
2025年山东高考体育评分标准以“基本素质+专项技能”为核心,总分100分(基本素质60分+专项40分),文化课录取线需达普通类一段线的65%。 新标准较往年显著提高项目满分门槛,如男子100米从12.04秒提升至11.74秒,立定跳远从2.72米增至2.86米,旨在强化区分度与科学性。 基本素质测试三大项目 100米跑 :男子电计时满分11.74秒(女子13.9秒)
关于2025年山东体考是否存在“压表”的情况,根据官方通报和媒体报道,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存在压表行为。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 官方回应 2024年事件回顾 :在2024年4月,一名女生因成绩不理想,质疑体考被压表,情绪失控掀翻栏杆。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迅速展开核查,并发布通报,确认电子计时器运行正常,考生成绩真实有效。 2025年事件澄清 :针对2025年网传的相关言论
本科65%,专科二段线 2025年山东体考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调整内容: 一、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本科体育类专业 :文化成绩需达到普通类一段线的65%; 高职(专科)体育类专业 :文化成绩与普通类二段线相同。 二、基本素质测试项目标准调整 田径项目 100米跑:满分标准从11.3秒调整为11.5秒; 200米跑:评分标准提高; 铅球:满分距离从原标准调整为12米,重量5公斤; 二级蛙跳
选物理、化学、政治组合可以报考理工类、医药类、政法类、经管类 等热门专业方向,尤其适合人工智能、临床医学、法学、金融工程 等前沿交叉学科。以下是具体可选专业及发展方向: 理工类专业 人工智能/计算机类 :物理化学基础支撑算法、芯片研发,政治培养逻辑与伦理意识。 航空航天/机械工程 :物理化学解决材料与动力问题,政治助力行业政策分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广东省新高考从2021年 开始实施,标志着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此次改革的核心亮点包括:“3+1+2”选科模式 、等级赋分制 、一年两考机会 ,旨在打破传统文理分科,提升学生选择权与公平性。 新高考的主要变化 “3+1+2”选科模式 考生必选语文、数学、英语3门统考科目,再从物理/历史中任选1门作为首选科目,最后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2门作为再选科目
广东春季高考于2017年首次试点探索,2019年全面实施 ,标志着全省正式形成“一年两考”的高考新格局。这一改革为考生提供了升学“双通道”,重点覆盖高职院校招生 ,并逐步成为专科层次录取的主要途径。 试点启动阶段(2017年) 广东率先试行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的分类招生录取,当年计划招生7万人,实际录取6.1万人。此举为后续春季高考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2011年 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始于2011年。具体信息如下: 首次考试时间 2011年3月18日,广东省首次组织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共有3.0万名考生参加。 考试改革背景 根据《广东省普通高考改革调整方案》,从2011年起,英语听力考试与文化课考试分离,单独进行听说测试。 分值调整情况 2021年起,听说考试分值从15分提升至20分(卷面成绩÷3),成为高考总成绩(150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自2021年起已全面实施新高考模式,采用“3+1+2”考试方案,取消文理分科,赋予考生更多选科自主权,并通过春季与夏季两次高考实现分类招生。 新高考核心模式 广东新高考实行“3+1+2”科目组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说考试);“1”从物理或历史中任选1门;“2”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任选2门。总分750分,其中选考科目物理/历史直接使用卷面分
广东省新高考改革于 2018年启动实施 ,具体信息如下: 实施时间节点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9年公布改革方案。 2021年完成首届新高考,正式落地“3+1+2”模式。 考试模式与特点 采用“3+1+2”模式:3门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门首选科目(历史/物理)+2门再选科目,总分为750分。 分值计算方式与往年不同,考试时间增加1天。 改革目标
广东春季高考于 2019年首次全面实施 ,并逐步形成一年两考的招生格局。具体信息如下: 实施时间 广东省从2017年开始探索“一年两考”模式,2019年正式全面实施春季高考,同年夏季也举办了普通高考。 考试安排 2022年春季高考 :11月1日至10日报名,11月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 2023年春季高考 :3月29日至4月7日完成录取,共投出26万多名考生。 2024年春季高考
2018年 广东省新高考改革于 2018年启动实施 ,具体信息如下: 实施时间节点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9年公布改革方案。 2021年完成首届新高考,正式落地“3+1+2”模式。 考试模式与特点 采用“3+1+2”模式:3门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门首选科目(历史/物理)+2门再选科目,总分为750分。 分值计算方式与往年不同,考试时间增加1天。
自考的师范本科 不算全日制师范生 ,但属于非全日制师范教育毕业生,可报考教师资格证及教师岗位。具体说明如下: 学历性质 自考师范本科属于成人高等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完成学业,与全日制统招师范生(通过高考进入师范大学学习)的学历性质不同。 教师资格证报考资格 自考师范本科毕业生可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且学信网认证的学历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有同等效力。 教师招聘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