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辽宁省人均GDP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为大连、沈阳、鞍山、盘锦和营口,其中大连以显著优势领跑全省,沈阳作为省会城市兼具经济规模与产业多元性,鞍山依托钢铁产业展现传统工业城市韧性,盘锦和营口凭借能源与港口优势跻身前列,而其他城市人均GDP多集中于省内均值附近。
1. 经济强市格局
- 大连(约12.5万元):依托港口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双轮驱动,石化、装备制造、软件信息业贡献突出,自贸区政策进一步强化开放优势。
- 沈阳(约10.8万元):省会城市集聚效应显著,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均衡发展,都市圈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 鞍山(约9.2万元):钢铁产业升级带动人均产值提升,新材料与循环经济布局初显成效,但资源依赖度仍较高。
2. 资源型城市分化
- 盘锦(约8.7万元):石油化工产业链完整,辽河油田支撑作用明显,但需应对能源转型挑战。
- 阜新、朝阳(约5.5万-6万元):煤炭与冶金产业占比高,人均GDP低于全省均值,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压力。
3. 区域发展差异特征
- 沿海与内陆差异:大连、营口等沿海城市人均GDP普遍高于铁岭、阜新等内陆地区,港口经济与对外开放度是关键因素。
- 都市圈协同不足:沈阳、大连双核辐射能力有限,周边城市如辽阳、抚顺尚未形成深度产业互补。
4. 政策与产业影响
- 辽宁自贸区(沈阳、大连、营口片区)推动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速人才与技术集聚。
- 传统工业城市通过“数字辽宁”战略提升生产效率,但新兴产业规模仍待扩大。
建议关注人均GDP数据时结合人口流动趋势(如青年人才向沈大集中)与生态治理成本(资源型城市环境修复投入),并注意统计口径差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计算方式可能影响排名)。经济数据需动态跟踪,以反映政策调整与产业转型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