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统计数据,徐州市GDP总量为8117.44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28位左右,江苏省内第6位。这一成绩凸显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尤其在工业转型与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表现亮眼。
-
全国与省内排名
徐州GDP在全国地级市中稳居前30强,展现出超越部分省会城市的经济体量。在江苏省内,徐州次于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但领先于盐城、扬州等城市,是苏北地区唯一进入全省前六的城市,体现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成果。 -
区县经济差异
徐州下辖区县呈现明显梯度发展特征:- 铜山区以1181.5亿元GDP居首,依托工程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增长极
- 邳州市(1001.3亿元)与沛县(805亿元)聚焦绿色能源、农产品深加工
- 鼓楼区(314.8亿元)等主城区侧重现代服务业升级。
-
支柱产业构成
第二产业占比41.6%(3376.02亿元),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贡献显著;第三产业占比49.3%(3998.08亿元),物流枢纽地位强化了商贸服务业发展。农业基础稳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97.36亿元,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
增长潜力展望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徐州正通过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2021年8.7%的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建筑业合同额突破2500亿元等数据,预示先进制造业与基建投资将持续驱动经济增长。
建议关注最新统计公报获取实时数据,徐州的经济结构优化与淮海经济区政策红利释放,或将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其全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