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GDP增速呈现"阶梯式跨越"特征:从1949年1.73亿元起步,2012年后每2-3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2024年突破9500亿元大关,年均增速达6%-7.8%,其中2024年上半年增速6.3%领跑全省,新沂等县域更以8.5%增速成为增长极。
• 历史性跨越
1949年徐州GDP仅1.73亿元,1990年突破百亿,2004年跨入千亿俱乐部。2012-2021年实现"五连跳",相继突破5000亿至8000亿五大关口,2023年达8900亿元,75年间增长5145倍。产业结构完成从"一二三"到"三二一"的根本转变,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 县域经济爆发
2024年铜山区以7.8%增速贡献1137亿元GDP,新沂凭借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实现8.5%超高增速,邳州半导体产业带动增长7.7%,三地增速均超全市平均水平。丰县、睢宁等农业县通过电商转型实现7%以上增长,形成多极驱动格局。
• 创新驱动转型
"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突破7800亿元,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等四大千亿级产业拉动工业增速达6.9%。徐工集团智能化改造后产值增长11.6%,数字经济增速超19%,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突破40%。
• 基建与消费双支撑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7.7%增速,中欧班列贸易额增长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淮海新消费"活动带动90亿元大宗消费。民间投资占比超80%,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当前徐州正冲刺万亿GDP目标,通过数智化升级、县域协同和绿色转型,有望延续"高于全国、领先全省"的增长态势,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