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各省份人均GDP排名出炉,北京、上海双双突破3万美元大关,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江苏稳居内地第三,而经济总量第一的广东因人口基数大仅排第七。港澳台地区继续领跑全国,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表现亮眼,辽宁、山西等省份排名变化折射区域经济新格局。
关键数据亮点
- 头部梯队:北京(22.8万元)、上海(21.6万元)人均GDP超20万元,折合美元分别为3.2万、3.04万,接近日本、捷克等发达国家水平。
- 沿海经济强省:江苏(16.07万元)、福建(13.81万元)、浙江(13.6万元)包揽内地第三至五名,其中江苏首次进入全球2万美元俱乐部。
- 省会城市对比:南京(19.38万元)超越杭州(17.38万元)、广州(16.48万元)成为人均GDP最高省会,成都等中西部省会排名相对靠后。
区域经济特征
- 人口与GDP的平衡:广东GDP总量14万亿全国第一,但人均仅11.15万元排第七,凸显人口规模对人均数据的稀释效应。
- 北方省份逆袭:辽宁人均GDP7.79万元升至第16位,反超四川、海南等省份,但背后隐含人口流失压力。
- 能源省份承压:山西受"双碳"政策影响成为唯一负增长省份(-2.1%),黑龙江(5.31万元)与甘肃(5.29万元)持续垫底。
港澳台持续领跑
港澳台地区人均GDP长期居全国前三,2024年数据未公开具体数值,但参考历史水平仍显著高于内地省份。其中台湾地区人均GDP约3.3万美元,香港、澳门则更高。
这份排名揭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性:既有京沪对标发达经济体的突破,也有广东"大而不均"的典型矛盾,还有辽宁等老工业基地的转型阵痛。未来人均GDP的提升需兼顾总量增长与人口、产业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