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各省人均GDP排名显示,北京以超20万元稳居榜首,上海、江苏紧随其后,而福建首次超越浙江跻身前三,广东位列第七。区域经济呈现“东部领跑、中西部追赶”的格局,但各省发展质量差异显著,部分资源型省份人均GDP高但居民收入占比偏低。
分省排名中,直辖市表现突出:北京(20.03万元)、上海(19.07万元)、天津(12.28万元)包揽前三名中的两席;江苏(15.05万元)作为非直辖市省份排名第一,福建(12.99万元)凭借5.8%的高增速反超浙江(12.55万元);内蒙古(10.26万元)因能源优势成为西部唯一进入前十的省份。广东(10.70万元)受人口基数影响排名第七,山东(9.06万元)未进前十。
区域分布上,东部沿海省份占据绝对优势,十强中7个来自该地区,包括京津沪、苏浙闽粤。中部仅湖北(9.55万元)进入前十,西部则依靠内蒙古和重庆(9.38万元)支撑。东北地区辽宁(7.19万元)首次跻身十强,但黑龙江(5.13万元)、吉林(5.76万元)仍处下游。
发展质量分析显示,部分省份存在“GDP含水量”现象:江苏、福建人均GDP虽高,但居民收入占比低于浙江;内蒙古、陕西等资源型省份也存在类似问题。相比之下,浙江、广东的居民收入与GDP匹配度更高,反映更均衡的发展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正从“总量追赶”转向“质量竞争”,未来需关注人均GDP背后的居民获得感差异。建议投资者结合产业结构和民生指标综合评估各省经济潜力,避免单一数据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