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25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保持稳定,坚持免试就近原则,通过集团化办学和学位挖潜保障优质教育供给。今年小学入学人数约3.1万人,同比减少3000人,初中学位缺口达6500个,但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优化功能用房等措施确保“每个孩子有学上”。多孩家庭“长幼随学”政策稳步推进,北部地区教育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入学流程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便民服务。
海淀区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延续“免试就近”原则,小学以登记入学为主,结合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初中采用志愿派位方式。政策稳定性体现在“六年一学位”“19.1.1多校划片”等规则延续,同时严禁以竞赛证书、面试等作为招生依据,强化公平入学环境。针对中学学位紧张问题,2024年已完成12个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8000余个,并通过调整办公用房、集团化办学资源统筹等方式持续挖潜。
集团化办学成为海淀教育优质均衡的核心抓手,全区公办中小学已全部纳入教育集团,部分民办校试点纳入公办集团管理。北部地区通过34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填补资源缺口,高中在校生较“十四五”初期增长214%,从“教育洼地”转型为科教新高地。入学服务方面,依托政务数据共享实现“一网通办”,非京籍材料审核由多部门联合完成,简化家长流程。
家长需注意:5月6日起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完成信息采集,非京籍需提供社保、居住证等材料并通过街镇联审。政策明确强调“材料真实”,虚假申报将影响入学资格。随着入学高峰向中学段推移,未来几年海淀将持续加大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政策以适应人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