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GDP排名2024:全国第19位,安徽省内居首
2024年,合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07.7亿元,实际增速6.1%,位居全国城市GDP排名第19位,与前一位的济南市GDP总量相差仅20亿左右。在安徽省内,合肥GDP总量远超其他地市,稳居全省第一,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合肥GDP增长亮点
1. 产业结构优化
- 农业:增加值343.3亿元,增长3.0%,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 工业:增加值4961.2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创近3年同期新高。
- 服务业:增加值8203.2亿元,增长4.8%,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千亿元,同比增长13.2%。
2. 新兴产业崛起
- 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辆,达137.6万辆,增长84.5%。
- 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科技创新驱动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2位,在深空探测、聚变能源、量子计算等方面成果显著。
- 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占据三个省级先导区。
合肥GDP增长的影响因素
1. 政策支持
- 安徽省政策支持: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享受到安徽省的政策支持,包括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
- 国家政策支持:合肥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与南京、杭州同级,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2. 人才引进
- 人才兴皖工程:大力度引进院士及团队,选拔省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3.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市场发展:高新区新房供应量少,市场需求旺盛,带动房地产行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未来展望
合肥市未来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三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级,力争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跻身新的国家级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随着这些产业的不断发展,合肥市GDP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