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5年小升初政策核心流程包括信息确认、入学资格审核、多阶段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查询,重点涵盖全区派位、对口直升、单校划片、多校派位、公办寄宿制、民办学校报名及跨区回户籍入学7大入学方式。
家长需在5月11日至12日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确认信息,非本市户籍学生按《昌平区2025年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审核办法》递交材料并接受镇街审核。6月3日进行全区派位志愿填报,6月6日至9日可选**办学校或公办寄宿制学校,6月20日至21日及27日至28日分别进行多校派位和区级统筹志愿填报,7月上旬查询录取结果,9月完成学籍注册。
一、入学方式多样化
- 全区派位:学位充足学校参与派位,家长自愿填报志愿;
- 对口直升:一贯制或对口学校学生直升,超额则派位;
- 单校划片:户籍地址与房产一致的本地生优先划片,超额参与派位;
- 多校派位:实行区域多校划片的户籍或房产学生需按志愿随机派位;
- 公办寄宿制:有寄宿需求的学生可申请指定学校;
- 民办学校:6月6日至9日报名,志愿需在义教平台确认;
- 跨区回户籍入学:5月8日至14日提交材料审核,外省回京需补充额外证明(如社保记录、居住备案)。
二、关键时间节点与平台操作
所有环节均需通过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https://yjrx.bjedu.cn)完成,具体时间包括信息采集(5月11-12日)、志愿填报(6月3日、6月20-21日、6月27-28日)及结果查询(7月上旬)。非京籍学生的审核材料需提前准备,外省市回昌平需上传学籍证明及居住证明等文件。
三、注意事项与特殊政策
父母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子女按本市户籍对待,审核通过后可参与所有入学方式。若涉及台胞、华侨、博士后子女等按本市户籍对待群体,需提前向相关部门提交认定材料,确保资格审核优先完成。跨区回户籍学生需主动与户籍地教委确认信息采集要求,部分区域可能要求房屋租赁备案满三年。
把握时间节点、提前准备材料并熟悉志愿填报规则是关键。昌平区招生流程公开透明,家长需密切关注平台通知,避免错过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科学规划升学路径,可最大限度保障孩子入学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