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GDP达到5.3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10位,较2023年增长4.8%(可比价格增速)。长沙以1.53万亿贡献全省28.7%经济总量,岳阳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14个市州中长沙人均GDP超2万美元,湘西州不足5000美元,区域发展差异显著。
-
总量与增速
湖南2024年GDP总量较2023年调增后的数据增长6.4%(名义增速),实际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经济总量被上海超越,排名下降至全国第十,但仍是中部地区重要经济大省。 -
区域经济结构
长沙作为核心引擎,GDP占全省近三成,工程机械产业全球领先(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5家企业入选全球50强),长株潭都市圈贡献全省42%经济总量。第二梯队城市岳阳(石化产业)、常德(烟草)、衡阳(输变电)GDP在4000-5000亿区间,而湘西州、张家界不足千亿,依赖旅游业导致产业结构单一。 -
核心产业支撑
全省形成多元产业格局:长沙的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岳阳的石化(巴陵石化、长岭炼化)和粮油加工;常德的烟草(芙蓉王品牌);衡阳的输变电与核技术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在湘潭、永州等地快速崛起。 -
人均GDP分化
14个市州人均GDP呈阶梯分布:长沙突破2万美元(达发达经济体水平),湘潭、株洲等5市在1-2万美元区间,郴州首超1万美元,湘西州垫底仅约5000美元。全省约64%人口所在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挑战与机遇
区域发展不均衡(张家界GDP仅为长沙4%)、传统产业升级压力(如石化、烟草依赖)与新兴产业培育需协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岳阳乙烯炼化一体化(投资357亿)、永州农产品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将成未来增长关键。
湖南需通过产业升级、都市圈协同和县域经济补短板,缩小内部差距,巩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