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各市GDP排名呈现**“头部城市强者恒强、区域差距持续分化”**的特征。深圳以3.46万亿元继续领跑,广州紧随其后突破3万亿大关,佛山成为第三个万亿城市,而粤东、粤西、粤北城市GDP总量普遍低于4000亿元,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显著。
-
头部城市经济规模再创新高
深圳凭借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GDP增速达6.8%,其中南山区单区贡献超9000亿元。广州依托商贸、汽车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黄埔区、天河区成为核心增长极。佛山依托装备制造、泛家居产业,GDP达1.27万亿元,三龙湾科技城等新兴载体带动工业投资增长19%。 -
区域经济呈现“梯级落差”
东莞(1.14万亿)、惠州(5800亿)等珠三角城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高速增长。非珠三角地区中,汕头(3200亿)、湛江(3800亿)依托临港工业增速超5%,但梅州、河源等山区市受制于交通和产业链短板,GDP总量仍不足2000亿,增速普遍低于4%。 -
增长动力分化明显
深圳、广州研发投入占比超4%,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新质生产力贡献30%以上增量。惠州、珠海依托埃克森美孚、高景太阳能等百亿级项目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粤北城市依赖农业和资源型工业,新兴产业占比不足10%,增长后劲待突破。
建议关注2023年新发布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细则》,该政策提出通过“飞地经济”“产业共建”等模式,未来五年计划向非珠三角地区倾斜超5000亿元基建投资,或将重塑省内经济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