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煤矿作业安全高效开展,个人工作保证书需明确安全责任、规范操作标准、强化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书面承诺形式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以下从核心要点出发,解析煤矿个人工作保证书的关键内容与执行规范:
-
安全责任体系构建
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动态责任清单,涵盖采掘、通风、机电等专业岗位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例如,采煤机司机需书面承诺每日开机前执行“三检”(检查设备状态、液压系统、截齿完整性),瓦斯检测员须保证每小时记录一次工作面气体浓度数据并签字确认。配套实施“师带徒”培训机制,由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对新员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安全带教考核。 -
技术防护措施细化
书面承诺中须量化技术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超前探放水钻孔深度不少于30米、煤巷锚杆支护预紧力达到40kN以上、防突区域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等关键技术参数。同时引入智能监控系统,作业人员需书面承诺每班通过矿用本安型手机上传2次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至安全管理平台。 -
隐患闭环管理机制
建立“自查-上报-整改-验收”全链条责任体系,作业人员需承诺每日开展设备点检并填写《岗位隐患排查表》,对发现的顶板离层、皮带跑偏等问题实行分级处置(一般隐患4小时内处理完毕,重大隐患立即停工并启动应急预案)。配套实施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对主动发现重大风险点的员工给予当月绩效工资15%的奖励。 -
应急处置能力强化
书面保证内容应包含应急响应时效承诺:如透水事故发生时,距离水源50米范围内的作业人员须在90秒内完成自救器佩戴并沿避灾路线撤离;瓦斯超限情况下,监测岗人员需在30秒内触发声光报警并上传数据至调度中心。每季度组织实景演练,要求全员掌握正压氧气呼吸器使用、创伤急救包扎等7项核心技能。
煤矿个人工作保证书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载体,必须与岗位风险特点深度契合,通过量化指标、智能监管、奖惩激励等多元化手段,将安全生产理念转化为可执行、可追溯、可考核的具体行动准则。建议采用“承诺书+执行记录+考核档案”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