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全生产月于6月1日正式启动,全国范围内围绕“落实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防控”主题开展系列行动,聚焦隐患排查、意识提升、法规普及三大核心领域,推动全社会形成安全发展共识。
-
活动背景与目标
安全生产月自1980年起延续至今,是我国系统性强化安全治理的重要举措。2024年活动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核心目标,针对企业生产、公共场所、居民生活等领域的安全痛点,通过政策宣贯、案例警示、应急演练等形式,提升全民安全素养。 -
重点任务与举措
政府层面主导“十个严禁”专项检查,包括消防通道堵塞、电气线路乱搭、易燃易爆品管控等高风险环节。企业需落实“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完善应急预案,强化设备巡检与员工培训。公众则通过参与安全知识竞赛、逃生演练等活动,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
高危行为与防范要点
活动明确警示十二类高危操作,如违规使用明火、机器运转时违规检修、个人防护装备缺失等,并强调通过“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责任人员未处理、整改措施未落实、相关人员未教育不放过)倒逼责任落实。 -
长效化机制建设
安全生产月不仅限于短期宣传,更注重推动常态化管理。例如,通过数字化监管平台动态监测风险点,推广“安全积分制”激励员工主动排查隐患,形成政府监管、企业主责、社会监督的三级联动体系。
安全生产是民生底线,需全员参与、常抓不懈。公众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政策解读与案例资源,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自评,共同构建预防为主的安全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