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测试(行测)的题量通常在120至140道之间,具体因考试级别(国考或省考)和地区而异,其核心题型涵盖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大模块,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
国考与省考题量差异
国考行测题量普遍高于省考,例如中央国家机关考试通常为135道(省级卷)或130道(地市级卷),而省考如山东、安徽等地可能缩减至100道。题量差异主要源于各地方对考试难度和侧重点的调整。 -
五大题型分布规律
- 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比最高,约40题,侧重对文字材料的快速分析与准确理解。
- 数量关系:约10-15题,考察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能力,常因时间紧张被考生战略性放弃。
- 判断推理:35-40题,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等,需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 资料分析:20题左右,要求快速处理图表数据,分值较高但易提分。
- 常识判断:20-25题,覆盖法律、时政等广泛领域,依赖日常积累。
-
时间分配策略
平均每题需在50秒内完成,但实际需按题型灵活调整。例如,资料分析建议25分钟完成,常识判断控制在10分钟内,而数量关系可预留15分钟攻坚。
总结:行测题量固定但需动态应对,备考时应优先掌握高频题型并模拟时间分配,避免因局部耗时影响全局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