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以“东林西矿、南农北牧”的资源格局著称,拥有全国最完好的草原、世界第一的稀土储量,以及深厚的游牧文化历史。
- 地理与资源:内蒙古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与8省区及俄蒙接壤。草原、森林面积全国第一,煤炭储量2343亿吨(全国第二),稀土、锌、铅等1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能源宝库”。
- 历史与文化:作为游牧文明摇篮,匈奴、鲜卑、蒙古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红山文化、成吉思汗陵等遗产闻名中外。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曾获***总理“模范自治区”赞誉。
- 经济与生态:依托煤炭化工、绿色农牧业,GDP连续多年增速领先全国,2024年达26314.6亿元。同时承担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职能,拥有呼伦贝尔草原、额济纳胡杨林等自然奇观。
- 民族团结:多民族聚居(蒙古族占17.6%),70余年坚持“共同繁荣”,涌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等民族团结佳话。
提示:内蒙古的独特优势在于资源、生态与文化的多元融合,是理解中国边疆发展与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