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造价师计量口诀的核心是“三量四价五费”,即工程量、材料量、机械量;人工价、材料价、机械价、管理价;措施费、规费、税金、利润、其他费。 掌握这一口诀能快速梳理计量要点,提升备考和实操效率。
-
“三量”抓基础
- 工程量:清单与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差异是关键,需注意单位换算(如㎡与m³)。
- 材料量:主材损耗率(如钢筋3%、混凝土1.5%)和周转材料(模板、脚手架)需单独核算。
- 机械量:台班消耗量结合施工方案,尤其关注大型机械(如塔吊)的进退场时间。
-
“四价”定成本
- 人工价:区分普工、技工单价,动态关注地方造价站发布的调差文件。
- 材料价:信息价、市场价、暂估价的应用场景不同,价差调整公式(如加权平均法)需熟练。
- 机械价:台班单价含折旧费与燃料费,租赁机械按实际使用时间计费。
- 管理价:通常按人工+材料+机械的百分比(如5%~10%)计取,需结合企业定额。
-
“五费”控全局
- 措施费:分为技术措施(模板、降水)和组织措施(安全文明费),后者不可竞争。
- 规费:五险一金等政府强制费用,费率固定(如工程造价的2.3%)。
- 税金:现行增值税税率9%,简易计税适用3%。
- 利润:投标时按竞争策略浮动(如3%~8%)。
- 其他费:暂列金、总承包服务费等,需根据合同条款单独列项。
提示:口诀是框架,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和地方定额细节。建议通过真题演练强化记忆,如“脚手架按建筑面积计算”“钢筋搭接长度35d”等高频考点直接关联口诀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