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智力测验采用离差智商公式计算得分,其核心算法为IQ=100+15×(个人得分-平均分)/标准差。该公式通过标准化处理消除年龄差异,使不同群体的智力水平具有可比性,其中15为标准差单位,100为基准平均值。
-
离差智商原理
以同年龄组常模数据为参照,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若被测者得分等于同龄人平均值则IQ为100,每高出1个标准差单位(15分)即增加15分,反之亦然。例如得分高于均值2个标准差者IQ为130。 -
分量表处理方式
测验包含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需分别计算标准分(量表分)。各分测验原始分按年龄组转换为标准九分制(1-19分),再汇总成言语/操作智商,最终合成全量表智商。 -
标准差的意义
15个智商点的标准差设计覆盖约68%人群(85-115分),95%落在70-130分之间。这种分布符合正态曲线规律,极端高/低分(>130或<7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
版本迭代差异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与儿童版(WISC)采用相同公式,但常模数据独立更新。最新第四版引入流体推理指数,仍保持15分标准差的跨版本一致性。
该公式通过量化个体与群体的认知能力差异,有效区分智力等级。需注意计算结果反映的是相对水平而非绝对能力,且受文化背景和测试状态影响。定期更新的常模数据确保评估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