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未下雪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结合气候异常、大气环流及区域特征分析:
-
气候异常与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2024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1℃,其中22个省区市为1961年以来最暖。冬季水汽蒸发加剧,但冷空气活动不足,导致降雪条件难以满足。
-
大气环流异常
-
副热带高压偏西 :2024年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阻碍暖湿气流向北方输送,北京等地水汽条件不足。
-
冷空气活动弱 :冷空气南下频繁但强度较弱,常快速驱散暖湿气流,或与暖湿气流错位,难以形成有效降雪。
-
-
地形与水汽输送限制
-
山脉阻隔 :北京、华北等地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地形复杂导致暖湿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形成“雨雪西进、干旱东移”的格局。
-
水汽输送不足 :西北风主导的冬季气流干燥,内陆地区水汽难以携带足够降雪所需的湿度。
-
-
区域气候特征差异
华北地区(如河北、北京)受上述因素影响显著,降雪日数减少;而西南、东北等地因冷空气活动较强,仍出现局部降雪。
总结 :2024年未下雪是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及地形阻隔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全国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