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历史最低气温为-32℃,出现在2021年1月7日,打破1967年1月15日记录的-29.1℃旧极值,属于罕见的极端寒冷天气事件。这一低温甚至低于同期北极圈部分地区的温度,凸显当地冬季严寒的典型特征。
- 极端低温记录:大同的极端低温主要出现在1月,1967年记录的-29.1℃曾长期保持历史最低,但2021年寒潮中降至-32℃,2023年12月平城区再次出现-31.9℃的接近记录值,反映气候波动下的极端化趋势。
- 气候背景:大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平均气温-12.8℃至-6.3℃,1月均温-11.3℃。干燥少雨(年降水384毫米)和强西北风加剧体感寒冷,无霜期仅130-140天。
- 寒潮影响:2021年寒潮由北极涡旋减弱和拉尼娜事件共同导致,风速达7级,风寒效应使体感温度更低。类似寒潮在2023-2024年冬季重演,导致道路结冰、设施冻损等次生灾害。
- 区域对比:大同在中国71个主要城市中低温排名靠前(-30.5℃),与呼和浩特(-36.2℃)、银川(-30.6℃)等同属中温带严寒区,但低于东北(哈尔滨-41.4℃)和西北(乌鲁木齐-41.5℃)极值。
冬季前往大同需备足防寒装备,关注实时预警,极端低温可能对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造成影响,建议避开寒潮高峰期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