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四大净土通常指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由隋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立,具体如下:
-
常寂光净土
诸佛法身所居之净土,以“常寂光”为特征,代表解脱与智慧的圆满境界,是所有佛陀最终归宿。
-
实报庄严土
佛报身与地上菩萨所居之果报土,断除一分无明,属于纯菩萨道,无二乘及凡夫杂居。
-
方便有余土
二乘(声闻、缘觉)及未证法身的菩萨所居之土,虽断见思惑,但仍有余障未尽,故称“有余”。
-
凡圣同居土
凡夫与声闻、缘觉等圣人共同居处的国土,分“净土”(如西方极乐)与“秽土”(如娑婆世界),体现众生共存与教化功能。
说明 :不同文献对“四大净土”的划分存在差异,部分资料可能包含弥勒、阿閦佛等他方净土,但权威性较高的天台宗传统以四土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