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是否有用?张雪峰的观点是:需结合个人目标辩证看待。 若为考公、考研或职业资格证等硬性学历门槛,统招专升本(含金量最高)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若仅追求“本科虚名”而忽视专业匹配与职业规划,则可能面临企业认可度有限、时间与经济成本过高等问题。以下是关键分析:
-
学历提升的核心价值
统招专升本毕业后第一学历为本科,可突破公务员考试、研究生报考(无需等待2年)、部分职业资格证(如律师、法官)的学历限制。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5年职业本科招生将达普通本科10%,各省“三二分段”等政策降低报考难度。 -
企业认可度的现实差异
多数企业对专升本学历予以认可,但部分核心岗位或名企可能更倾向“四年制本科”。毕业证标注“专科起点”可能影响筛选,但专业技能与实习经验可弥补差距。张雪峰指出,技术类岗位(如机电一体化)更看重实操能力。 -
时间与经济的成本权衡
统招专升本需额外2年学习,学费及生活成本约5-8万元;但相比复读或自考,“3年专科+2年本科”路径时间更短,且全日制学历竞争力优于成人教育。 -
专业选择与竞争压力
临床医学、法学等专业不开放专升本,考生需提前查询目标院校招生目录。但专升本仅与同届专科生竞争,录取率高于高考(如河南考生23万 vs 高考131万)。
总结:专升本的“有用性”取决于目标与执行。建议优先选择统招渠道,同步积累职业证书或实习经历,以学历+能力的组合突围。若仅随波逐流报考,可能陷入“学历镀金”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