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确实非常难,尤其体现在报考人数屡创新高、录取率持续走低、考题设计灵活性增强等方面,竞争压力远超多数人想象。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高达1342万,录取率仅为约33%,且优质高校资源分布极度不均,多地考生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
中国高考的难度首先体现在庞大的报考人数上。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1300万,创历史新高,而本科录取名额仅约450万,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考生无法进入本科院校。从录取率来看,985高校的录取率不足2%,211高校录取率不足5%,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更是仅有几百人,竞争异常激烈。复读生比例逐年上升,在一些地区甚至达到三分之一,加剧了应届生的竞争压力。
高考题目设计难度也在不断提升。新高考改革强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2024年数学题目的难度甚至让北大保送生都只能拿到135分。高考“3+1+2”模式的推行使得考试组合更加多样化,对学生的选择和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各省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显著的高考难度差异。河南、广东等地考生人数众多,但优质高校资源稀缺,而北京、上海等地的录取率远高于其他省份,形成鲜明的对比。
“山河四省”山东、河北、山西和河南考生多、名校少,高考竞争白热化。广东虽然经济发达,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录取率低。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凭借丰富的高校资源和较低的录取门槛,成为高考的“高地”。尽管出生人口下滑,但高考适龄人口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增长,预计2035年前高考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高考作为“省内竞争”,各省政策差异使得录取难度大相径庭,部分地区政策倾斜也会影响整体难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