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鉴定的十大要点包括: 合同约定、工程量计算、定额标准、价格调整、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索赔费用、材料设备价格、工程质量和工期延误。
-
合同约定:合同是工程造价鉴定的基础,包括固定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等。合同中应明确工程范围、计价方式、支付条款和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
工程量计算:准确计算工程量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关键,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工程量应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
定额标准:定额标准是计算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用的依据,包括国家定额、地区定额和企业定额等。定额标准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工程类型和施工工艺进行选择。
-
价格调整:价格调整包括人工费调整、材料费调整和机械费调整等。价格调整应根据合同约定、市场价格变化和政策法规进行调整。
-
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指对原设计图纸进行修改或增加,包括增加工程量、改变施工工艺和材料等。设计变更应根据合同约定、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现场签证:现场签证是指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额外工作或费用进行确认,包括工程量增加、施工条件变化和不可预见因素等。现场签证应根据合同约定、现场签证单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认。
-
索赔费用:索赔费用是指因非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工程量增加或工程质量问题等造成的损失。索赔费用应根据合同约定、索赔报告和相关证据进行计算。
-
材料设备价格:材料设备价格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主要材料、设备和构配件等。材料设备价格应根据市场价格、采购合同和相关证据进行确定。
-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包括施工质量、材料质量和设备质量等。工程质量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
工期延误:工期延误是指因非承包人原因导致的工程延期,包括不可抗力因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索赔等。工期延误应根据合同约定、工期延误报告和相关证据进行确定。
案例分析:
某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总价为1000万元。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承包人提出索赔。根据合同约定,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增加超过10%时,应调整合同价格。经鉴定,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增加为15%,因此应调整合同价格。调整后的合同价格为1150万元,其中增加的150万元为索赔费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工程造价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合同约定、工程量计算、定额标准、价格调整、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索赔费用、材料设备价格、工程质量和工期延误等。只有全面、准确地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出公正、合理的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