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曾作为河北省脱贫攻坚重点区域,下辖10个贫困县(新河、柏乡、广宗、平乡、临城、巨鹿、威县、内丘、任县、临西),这些县域因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长期面临发展困境,但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政策已实现全部脱贫摘帽,其中新河县经济总量长期垫底,巨鹿县民生改革成效突出,威县“金鸡”产业模式成为全国典范**。
-
经济基础与贫困根源
邢台贫困县普遍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如柏乡县农业占比超30%,新河县2016年GDP仅30.8亿元。地理偏远导致交通闭塞,难以承接京津冀产业外溢,广宗、临城等县人均GDP长期低于省均水平。 -
脱贫攻坚核心举措
- 产业扶贫:威县引入“金鸡”养殖项目,带动万人就业;平乡县发展童车加工“脱贫小院”,实现居家增收。
- 易地搬迁:临城县建成“两区同建”移民小区,确保1384名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 政策兜底:全市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比例提至95%,8.4万人纳入低保保障范围。
- 典型县域转型案例
- 新河县:依托光伏扶贫全覆盖,扭转财政穷县局面。
- 巨鹿县:公立医院改革获国务院表彰,民生投入反哺经济。
- 南和县:发挥交通枢纽优势,从农业县转型为物流节点。
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尽管10县全部摘帽,仍需防范返贫风险。下一步需巩固特色产业(如临城旅游、广宗手工业),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乡村振兴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