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被查出不属实后,主要面临以下处分及后果:
-
资助资格取消
一经查实,立即终止贫困生资格,追缴已领取的助学金或补助,并要求全额退回。
-
纪律处分
学校可能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纪律处分,严重者可能通报全校并影响个人档案。
-
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 :若涉及诈骗金额较大(通常以1000元为起点),可能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刑期3年以下至10年以上,并处罚金。
-
行政责任 :伪造、变造证明材料者,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者3年以上10年以下。
-
-
声誉与信誉损害
欺诈行为会被记录在个人档案,影响未来升学、就业及社会资源获取。
-
资源错失风险
因虚假身份导致真正贫困学生失去资助机会,加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总结 :处理措施以取消资助和纪律处分为主,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伴随长期信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