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文件要点提炼
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旨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 主要目标: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 建设原则:新建和改造并重、数量和质量并重、建设和管护并重。
二、建设安排
- 建设标准: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
- 建设内容: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
- 建设布局: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开展建设。
- 建设分区: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7个区域,明确不同区域的工作重点。
三、建设管理
- 项目实施: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
- 资金监管:加强资金日常监管、预警监控、专项核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 竣工验收:落实县级初验、市级验收、省级抽验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四、运营管护
- 属地责任:分级压实高标准农田属地运营管护责任。
- 管护模式:鼓励各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行业机构、工程质量保险等运营管护模式。
- 设施保护:严格保护高标准农田设施,严禁擅自占用。
五、政策协同
- 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整:对资源禀赋好、生产潜能大的耕地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 水资源配套: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和灌区建设,确保水资源供应。
- 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推进。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预期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