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665元,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镇居民收入45610元,农村居民收入2202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降至2.07,民生保障与就业政策成为增收核心动力。
-
整体水平与增长趋势
2025年河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4%,延续了稳定增长态势。工资性收入占比近60%,是居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尤其以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带动显著。一季度数据显示,居民收入增速达5.6%,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反映出经济复苏与政策协同发力的双重效应。 -
城乡收入差距动态优化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6.4%)快于城镇(4.5%),城乡收入比值从2024年的2.11降至2.07。这一变化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河北福嫂”劳务品牌带动农村女性就业、特色农业和民宿经济等多元增收渠道的拓展。 -
增收动力与结构性亮点
- 就业支撑: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9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岗位需求增长显著。
- 政策红利: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消费,带动经营净收入增长;民生支出占比超80%,基础养老金、医保补助等转移支付强化保障。
- 区域协同:京津冀产业链共建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4.8%,雄安新区建设拉动投资与就业,为居民收入注入新动能。
-
消费与收入协同增长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253元,增长5.8%,恩格尔系数降至28.6%,显示消费结构升级。网上零售额占比27.8%,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速突出,进一步印证收入质量提升。
总结:河北居民收入增长呈现“稳中有进、城乡协调、多元驱动”的特点,未来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巩固共同富裕基础。政策层面可进一步聚焦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新业态就业支持,释放更大增收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