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收入减总支出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根据应用场景和统计范围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微观层面(个人或家庭)
计算公式为: $$ \text{个人可支配收入} = \text{个人总收入} - \text{个人必要支出} $$
或 $$ \text{个人可支配收入} = \text{所有收入} - \text{所得税} - \text{非税支付} $$
其中:
-
个人总收入 包括工资、奖金、利息收入、股票红利等;
-
个人必要支出 包括房贷、车贷、保险费、税收等刚性支出。
二、宏观层面(国家或地区)
计算公式为: $$ \text{人均可支配收入} = \frac{\text{国民生产总值(GDP)} + \text{净要素收入(NFI)} - \text{折旧} - \text{间接税} - \text{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 \text{政府转移支付}}{\text{人口总数}} $$
或简化为: $$ \text{人均可支配收入} = \frac{\text{GDP} + \text{NFI}}{1 - \text{税率}} $$
其中:
-
GDP (国内生产总值);
-
NFI (净要素收入,如劳动者报酬、财产性收入等);
-
折旧 、 间接税 、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等为扣除项。
三、其他分类方式
-
收入来源法
$$ \text{可支配收入} = \text{工资性收入} + \text{经营净收入} + \text{财产净收入} + \text{转移净收入} $$其中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租金净收入等。
-
支出法
$$ \text{可支配收入} = \text{消费支出} + \text{储蓄} $$强调收入用于消费或储蓄的分配。
四、注意事项
-
宏观公式中的 人口总数 需根据具体统计口径确定;
-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 非税支付 的界定可能不同,需参考具体统计标准。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分别从个体和整体角度衡量经济活动中的可支配能力,为个人理财和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