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领域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专注早期投资的头部机构(如达晨创投、深创投)及其母公司,以及通过子公司或基金布局创投的产业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 这些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基金或孵化器参与创新创业,既为自身生态布局输血,也分享高成长企业的红利。
-
专业创投机构上市主体:部分老牌人民币基金通过母公司或关联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例如深创投的控股股东深圳能源(000027)、达晨创投的母公司电广传媒(000917)。这类机构通常聚焦硬科技、医疗等高壁垒领域,凭借行业资源与退出经验形成竞争优势。
-
互联网巨头的创投板块:腾讯(00700.HK)通过腾讯投资布局全球独角兽,涵盖游戏、社交、云服务等领域;阿里巴巴(09988.HK)的阿里资本重点押注电商上下游及跨境业务。其投资逻辑常与主业协同,形成生态闭环。
-
券商系与金融集团背景: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等通过直投子公司参与创投,侧重Pre-IPO阶段项目;平安集团(601318)旗下平安创投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健康,依托集团资源提供投后赋能。
-
产业资本转型代表:联想控股(03396.HK)通过君联资本、联想之星布局IT与消费升级;复星国际(00656.HK)通过复星锐正投资全球化创新项目,强调“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提示:创**司业绩波动较大,需关注其基金管理规模、明星项目退出情况及行业周期变化。投资者可结合年报中的“投资收益”科目及被投企业IPO进度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