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县级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呈现"浙强粤隐"的显著特征,浙江以42个县上榜的绝对优势领跑,内蒙古异军突起位列第三,而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竟无一县入围百强榜单。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行政区划调整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 浙江独占鳌头:全省42个县进入百强榜,占比超四成,印证了"藏富于民"的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块状产业集群发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 内蒙古表现亮眼:以13个县上榜的成绩超越山东等东部省份,位列全国第三。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资源型产业升级和特色农牧业品牌化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7.4%-7.7%,显著高于城镇居民。
• 广东"零上榜"之谜:经济总量第一却未入围,主要因珠三角强县多已"撤县设区"。如佛山顺德、南海等传统强县转为市辖区后,不再参与县级统计,但相关区域人均收入实际仍居全国前列。
• 中西部县域加速追赶:青海7个区县突破全国平均水平(41314元),礼县等贫困地区农村收入增速达8.1%,城乡收入比下降至2.68,显示共同富裕政策成效。
当前县级收入格局既反映东部先发地区的转型阵痛,也展现中西部依托特色产业的弯道超车。未来需关注县域经济如何平衡高质量发展与收入分配优化,特别是破解"强省弱县"的结构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