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简称浙江农信)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服务覆盖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拥有4000余个营业网点、5万余名员工,长期深耕“三农”与小微企业领域,承担全省二分之一的农户**和五分之一的小微企业**,存**总量连续多年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其核心优势在于“小法人、大平台”架构,既保留县域机构自主经营权,又通过省级联合银行实现科技、风控与资源的协同共享,2022年改制为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后,不良**率稳定低于0.9%,拨备覆盖率超480%,成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的标杆。
-
扎根县域的普惠金融网络
浙江农信以“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为目标,构建了覆盖所有乡镇的线下服务体系,设立1.3万余个村级金融服务点(丰收驿站),并创新推出“丰收小额**卡”“道德银行”等特色产品。其信贷资源持续向涉农、小微领域倾斜,2024年末涉农**占比超50%,普惠**余额近2万亿元。 -
差异化改革与风险防控
作为全国农信社改革“首单”,浙江农商联合银行采用“下参上”模式,82家县域行社参股省级联合银行,形成风险互助机制。通过“金融山海协作”“大行带小行”等举措,确保系统内无高风险机构,资本充足率稳定在14%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依托省级科技大平台,浙江农信以低于营收3%的投入建成全国领先的农商数字化系统,整合1500亿条内外部数据,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其开发的“浙农经管”“浙里基财”等政务应用,累计代办民生事项763项,业务量居全省金融机构之首。 -
深度融入社会治理
浙江农信坚持“不止于金融”理念,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乡村振兴信贷计划(5年新增8000亿元),并战略入股温州银行化解区域风险,成为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金融伙伴。
总结:浙江农信的成功源于对“姓农、姓小、姓土”定位的坚守,通过改革释放县域活力、科技强化服务能力、风控保障稳健经营,为全国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可复制的“浙江经验”。未来,其“小法人、大平台”模式将继续助力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