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存款达到50万的人仅占全国人口的0.37%,约518万人;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存款超50万的家庭占比同样不足0.4%,约182.8万户。这一数据远超全国人均存款10.8万元的水平,属于金字塔顶端的财富群体。
-
数据揭示的财富分布
央行数据显示,尽管2025年人均存款突破10万元,但中位数仅3.3万元,半数家庭存款不足此数。存款50万的家庭占比0.37%,意味着每1000户中仅有3-4户达标,且一线城市与偏远地区的差距显著。 -
为何存够50万如此艰难
- 收入与支出失衡:普通工薪家庭月收入约1万元,扣除房贷(一线城市月供常超5000元)、教育(年支出2万-5万)、医疗等刚性开支后,年储蓄不足5万元,攒够50万需10年以上。
- 消费与负债压力:超前消费、信用借贷普及,叠加房价通胀,多数家庭陷入“还贷-消费-低储蓄”循环,甚至出现“零存款一套房”现象。
-
哪些人更容易拥有50万存款
- 高收入群体:体制内高管、垄断行业从业者(如电力、烟草)或商业精英,年收入可达普通家庭的5-10倍。
- 低负债家庭:无房贷压力、子女教育成本低的家庭(如独生女家庭),或退休金充裕的老年人。
总结:存款50万在中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反映的不仅是财富积累,更是收入、地域与消费习惯的综合差距。普通人无需焦虑数据对比,合理规划收支、多元配置资产(如基金、房产)才是更现实的财务路径。